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记《花千骨》读、写中的念念不能忘
提笔写同人,已两年又半。初读深痛深醒,其苦难慰,不能忘怀;其美难书,不能止息。终于开始这个同人,难忘终不能忘,原本于我,是人生重中之重。致力所看重,切磋琢磨之处,总要打开更深广的世界。如今再记下读后思悟,想来能比初读、未写时丰富。
一、人世:“代价”法则
且不谈东方彧卿其人,却不能忽视他的理论。此条放在拙文之首,是我理解全小说的依凭。
小说中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选择和选择的代价:花千骨救死不顾万物、一身,白子画宁死不弃天下、一人,因舍而获,因寻而得;东方彧卿游戏真境而输去真情,悲世而人生可悲;杀阡陌进不入所爱终不得爱,抛得去权势美貌性命,终放得开不能勉强、只能成全之人;糖宝骨肉亲重,更甚儿女情长,舍身救出花千骨,却断了情人生念;竹染堕入利欲终不能填空虚,善念、真情难平,舍生完成抱憾却不负疚的一生……
太多不幸,又有太大幸福。此处少有小悲喜,只是大苦难和大幸福。画骨实是受常人所不堪受,我只愿将这一点加深再加深,直到足够打破我的一切妄念。一次又一次、一次比一次苦痛的受伤、受屈,超出平日生活和想象的界限,只有善念更重,不仅不能行恶,更要当仁不让、舍身救难;太苦太累,若要放弃,也放弃了太多次!二人终究受得起委屈、折磨,考验之大,是“禁地”所不能言尽,惟独不忽视自己的心,却不自私;不能抹去的善念,正对应对方的坚持。不负天地不负你,半缘修道半缘君,矛盾冲突走到了极限,原本和谐如一。就是常人常常走不到。
每次想到他二人,所有对生活的不满就化作愧疚。一切不完美,只因我本来不足。愧疚终要成为力量,我不曾找到比二人之苦更能言弃的理由,向善之路,总当奋力,即便力量有限。
有太多遗憾,美善终于成全。童话之为童话,是对善的最终信仰。写童话的人,更当有成熟的观察、强大的内心,才能重回淳朴,教化童真。这里没有彻头彻尾的坏人,总有光点,总能被燃亮。太多甘心赴死之人,花父,云隐,琉夏,竹染……总有所守护。太多勉励为生之人,斗阑干,摩严,人生不是没有污点,总还有所坚持。
更可羡的结局,还是留给了画骨,因他们承受了更高的代价,不堪重负,依旧全力以赴。但天意公平,总与善人,没有无善果的善因,没有不可消解的罪疚。配得光明的人,得了光明;配得安宁的人,得了安宁。
二、考验:必经劫难
凡人之苦,徒然在纷繁里区分好事坏事,甚或伪装矫饰,不想看到坏事,不敢相信好事,患得患失,怨天尤人。于修行者,并无此等区分,坏事好事,都是考验,都是好事。
小骨的童年,就是考验之初,立身之初。她若专注村人的疏远甚或厌恶,所有善念,终都消磨殆尽。首先是花父受住了考验,保护良善的种子,不受世间误解。也是她没有辜负父亲的厚爱,父亲不在的日子,师父远离的日子,总还是思寻自己善的可能,而不轻信他人恶之必然。
拜师的考验,是第一道不可能的障碍。但小骨熬了过去,一切条件无利,她有的是心,拼的是命。小骨还不知师父内心的煎熬,早知对自己、对天下大险,依旧要履行清虚道长临终托付,依旧记得瑶池那个祈求的童音。“以后就叫你小骨了。”二人就这样接受了考验,未来的艰险,尚且看不清。
之后犯下大错,是考验的深化。用天下来赌她的善念,用名誉来保她的性命,冒死入她的梦境,弃六界去蛮荒相伴,舍弃一切只为永远看守她陪伴她,放下尊严去她的居所,宁愿杀死她也要阻止她的罪过,早忘了自己的可怜可悲可笑,只要找回她……小骨过犯则有之,最终却未辜负。身在蛮荒,终不肯为恶,全力阻断牺牲无辜者的阵法。此次不在师父眼下,却在小骨心中,只要有一次背叛了心中的善念,之后将再难与光明维持单纯的联系。直到无望之下,冲破了封印,成为天下无人能胜的妖神,终究不敢为恶,能够纵容竹染,却纵容不了自己,无一件恶事有始有终,最终却是安排了一切,以生命的代价完成了考验,挽救了师父也是自己看重的天下。若非如此,两人无论死活,都无再聚之日,如若损害了内心的法则,他二人的幸福,将无法建立在他人的受苦之上。若非如此,竹染终不会在善和爱的极致下回转,以死成全二人。
劫难是正果的代价。若非经受全部的苦难,若非每一个关键时刻,不曾放弃劝善、救人的可能,不曾将错就错,安于过错和不幸,劫难就只是劫难,悲剧只是悲惨,却没有人心善恶冲突的悲壮,没有最终邪不胜正、终成正果的信念和实现。
若只是师父欣喜小骨的真纯之态,小骨崇敬师父的高蹈之姿,却没有勇敢迎向一次次考验,没有耐心承受一次次伤苦,那对方只会成为笔底反复描摹的光影,心血流逝,形存神亡。劫难之可怕,正是人生常态,无所不在。若无信念和与之匹配的行动,不能跟随光明,终于要留在黑暗和无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半缘修道半缘君(《花千骨》同人)请大家收藏:(www.luebin.com)半缘修道半缘君(《花千骨》同人)零点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