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野战兵团则一改之前分散各郡的局面组成了四个战斗兵团,臧霸负责代郡、上谷郡方向的防御,麾下有两万步兵、五千骑兵、五千辎重兵,总数三万人的兵团。赵云负责渔阳、右北平方向的防御,麾下同样是两万步兵、五千骑兵、五千辎重兵,总数三万人的兵团。马超被张辽拉了出来,他将单独负责一支拥有一万精锐骑兵的战略机动部队,平时驻扎在广阳郡昌平和军都两城附近,另外还编入了五千人的后勤辎重部队,并在驻地附近征召了不少百姓为骑兵服务。张辽则亲自统帅最后一支兵团,拥有一万步兵、七千骑兵、五千辎重兵,总数两万两千人。最后还有一支隶属护乌桓校尉阎柔的三千人的幽州突骑驻扎在广宁。或许后勤辎重人员少了些,安考虑到如今幽州的人口基数和曹军如今还是以内线作战为主,张辽也就暂时这样安排了,这还是将能够随军快速行动的小型投石机和床弩放到了步兵编制当中,这些辎重兵可是实实在在的辎重兵了。
为了弥补幽州人口的损失,张辽并没有去算计冀州及内地的人口,他的首要目标就是辽东公孙度治下的人口,辽东、乐浪两郡在黄巾动乱时曾经接受了不下三十万的青州及冀州百姓,虽然公孙度的统治也相当不错,但依旧存在着比幽州、青州更大的压力,也就有了召回这些百姓的基础。张辽还有管宁这样曾经在辽东移民百姓中威信素著的人协助,更加大了幽州对这些曾经的移民的吸引力。
而吸引鲜卑和乌桓尔等草原民族的牧民脱离部族加入汉军则是一个长远的任务,在经济渗透彻底起到作用之前,张辽还不会用强硬的态度和那些部落首领谈话。这不是张辽欺软怕硬,而是他不想再没什么把握的时候引起这些部落首领的警惕心。
至于经济渗透最终要达到什么标准,张辽自己也没什么数,他只能以大战前一声令下能断绝敌对部落的一切经济来源为标准。或许这有些让拿下商人们为难,可有了河北巨商中山甄家以及其他大小商户的努力,张辽又以幽州局势稳定让幽州商户效仿青州组建幽州商会,集中了力量的商人完全可以如同一千多年后他们的后辈做的那样,用经济来掌控一个部落的生死。
而军队重新整编之后,赵云也正式卸下了右北平太守一职,让张辽军政不相干的执政理念重新回到正轨。腾出来的右北平太守一职则交给了原代郡太守贾逵。以贾逵历史上独守绛邑力拒郭援,前不久镇守高柳城的表现,让张辽很放心的将最容易发生战争的地区交给他。而代郡太守则由原本袁绍的谋士辛毗担任。
袁绍死后,他的那些部下除了战死的,大都投降了曹操,就是历史上力挺袁谭,却因为袁谭猜忌而气绝身亡的辛毗的兄长辛评也因为袁谭阵亡投降了曹操。辛氏兄弟并非袁绍老人,也不是河北人氏,他们是郭嘉的同乡,原本为韩馥效力,有了这层关系,曹操完全可以放心的使用他们。
辛毗的任用也是幽州如今没有足够的文官,张辽现在就指望着幽州公学的那些学子们能够早些毕业。虽然有《三互法》这样的良法,不过现实还是让张辽做了妥协:郡县一级官员不得任用本郡人氏,州一级官员才不能任用本州官员。这样一来,只需要在幽州内部调剂就可以了。毕竟州级官员如今也就张辽一个,而将军一级的将领均没有幽州人氏。
(大郎求票票喽!!!!)(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喜欢张辽新传请大家收藏:(www.luebin.com)张辽新传零点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