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哈哈哈!文远此议倒也新鲜!”曹操从中看到了张辽坦荡的一面,也激起他自身那豪爽的气质。
“和谐?若是当年的御史们都能开口说实话,官员们能让百姓都有饭吃,如何会有如今的乱世啊!”荀攸从中却想到了他昔日在雒阳的经历以及这些年他看到、听到的种种。
而郭嘉也回忆起了他自黄巾军起后家乡动荡,天下一片混乱的景象,若是那些地方官员们都能够将张辽所提出的这个和谐放在心上,便是有少数如张角那般的野心之人悍然叛乱,也不至于因为大批生活不下去的百姓蚁附而使得动乱规模扩大。
一时间,军帐中的三个人都没有了说话的欲望,他们各自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
然而针对张辽的这次风波虽然在曹营高层的弹压下没有引发轩然大波,张辽本人也很是大度的没有追究的意思。可是身为张辽的夫人,曹操的妹妹的曹清在得知消息后却勃然大怒。
曹清的愤怒并非毫无理由,还在兖州之时张辽便收到过毫无理由的怀疑,虽然那时候因为她的出嫁使得张辽和曹操之间不但没有产生矛盾,反而越加的别的亲热。然而曹清在嫁于张辽后也慢慢的感觉到了张辽心中其实依旧对曹操有着一种淡淡的隔阂,她并不知道这是因为张辽的前世对曹操的认识而造成的,却以为张辽依旧在担心关键时刻来自背后的冷箭。而张辽刻意的放权,殚精竭虑的为曹操巩固权力,又时刻注意限制自己的权力,这让曹清愈加的认为张辽这是在韬晦,在自保。事实上不要说是曹清,即便是管宁、郭嘉、曹操本人也认为张辽这是在表明态度,是曹操并没有大规模针对张辽的原因,否则以张辽在曹军中足以和曹操匹敌的地位和威望,曹操焉能如此放心?
然而这一切曹清才不会去考虑,她只知道她的丈夫受了委屈,而她的哥哥却应该是“幕后黑手”,这让曹清在悲哀之余也感到愤怒!
事实上若没有蔡琰在一旁劝阻,曹清说不定会亲自带着张家的家丁快马疾驰数百里,冲到曹操的军营中为自己的夫君讨个公道。但就算如此,曹清压着怒火郁郁不乐了好几天。
还是张辽关键时刻的一封书信解决了问题,深知自己的妻子也会获悉这个消息的张辽在写完给郭嘉的信后便提笔给自己的妻子回信。信中张辽不但直言不讳的谈及了他一直避免和曹清交谈时触及的权利冲突问题,还对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出了解释。张辽要让自己的妻子知道,自己并没有和大舅哥争权夺利的心思,更没有隐忍不发、暗中积蓄力量的打算。他只希望能够在辅佐大舅哥开创一番事业后壮大自己的家族。至于后人们的选择,则由后人们自己去决定,他是没心思管更加长远的问题的。在说明这些问题后,张辽也语气诙谐的表示了对那些“傻鸟”们的不屑,直斥这帮家伙不过是一群楞头青,让曹清无需为这种“傻鸟”而伤神,否则真是得不偿失。最后,张辽笔锋一转,又在结尾处款款深情的向妻子表达了相思之意,还顺手剽窃了白居易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来为全篇点睛。这一下便让原本郁闷忿怒的曹清将满腔的怒气化作了一肚子情丝,那个差一点又要暴走的曹家大小姐重新恢复了温婉的贵妇人形象,也让提心吊胆了好几天的张家众人及蔡琰长舒一口气。
不过张辽的信同时也被蔡琰看到,虽然前面的部分因为事关重大被曹清阅后即行焚毁,但写着绵绵情话的最后一部分却被曹清保留了下来,那两句情诗自然也就落在了蔡琰的眼中。这让蔡琰也再次对张辽的文采产生了兴趣,就等着张辽回家后何其好好讨论一番。
估计张辽若是知晓,必定会在心中窃喜之余也深感“文坛大盗”实在不是什么有前途的职业啊!
(大郎求票喽!!!)(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喜欢张辽新传请大家收藏:(www.luebin.com)张辽新传零点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